|
新聞詳情
傳統電表企業艱難過冬,他們卻高調入圈? 如果提到園區能效管理、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生意,表計企業領軍一般會告訴我,這塊生意不好做,利潤不大,整體盈利不高...似乎,在電網公司招標逐漸放緩的這一兩年,表企生存的環境已然變為寒冬,很多企業艱難度日。 但是一反常態的是例如電信、華為、中興、百度、阿里...等運營商和物聯網企業紛紛選擇了不同的姿勢,高調入圈! 北京電信發布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 在中國電信北京公司總經理肖金學看來,物聯網作為當代新經濟、新產業、新技術的代表,未來十年全球物聯網將實現大規模普及,教育物聯網也將蓬勃發展,智慧校園將成為大勢所趨,將大有可為。在多應用場景下實現統一的管理對于推動智慧校園管理和服務的提升至關重要。 中國電信產品方案的賣點是大而全。全場景、全維度、全設備、統一平臺,以物聯網支撐統一平臺、利用多種設備,實現校園物聯網應用的多場景和多樣化需求。據介紹,目前,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已實現智慧門鎖、智慧電表、智慧井蓋、智慧路燈、智慧消防、智慧停車、智慧環衛、智慧環保等八大智能應用場景的接入,可通過多種方式展示,提供個性化、可定制的物聯網智慧校園管理服務。 小編有話說: 智慧校園綜合管理平臺,似乎智能電表的管理只成為了其中一個分支,在一些智慧公寓管理方案中也有類似思路,例如做智能家居的云丁切入到簡單的智能用電管理;例如做出租房管理的水滴管家也具備簡單的抄表管理;還會有新興的售電公司、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等等。 是功能深入完善但專一的能效管理平臺將被大平臺取代嗎?大而全的系統,能效分析和用能監測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最終市場如何,似乎還要回歸到客戶最本質的需求,探討客戶需要什么定位的解決方案! 華為的電力物聯網2.0解決方案 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也提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能源生產及消費結構也在發生改變:發電從傳統大容量的穩定集中發電,到不斷增加的不穩定、不連續能源分布式發電;用電從穩定、可預測的消費,到引入移動負載如電動汽車以及不太穩定的消費模式;配電從被動響應的配電網絡,到通過控制和監測實現所有電壓等級的動態供需平衡。這些變化也產生了新的行業需求,基于此一些企業也研發新的方案,比如華為。 華為發布電力物聯網2.0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基于IoT聯接管理平臺的電力物聯網,構建能源互聯時代的神經系統,實現新能源隨時、隨地接入,調節電網平衡,主動預測,引導合理用電,提高社會效益。 小編有話說: 華為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進入電力圈,而產品中無疑包含現在行業的熱點,物聯網、數據、平臺。在供應體系已經基本成熟的電表圈,新技術能否成為撬動市場的鑰匙呢? 百度牽手廣東電網打造智能客服中心 百度似乎另辟蹊徑,沒有從計量口,而是以領先的AI技術,從客戶服務、信息化建設、節能環保、生產運行、電力調度、科技研究等領域與電力企業展開合作。2017年12月百度云與南方電網旗下廣東電網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目前雙方合作下,客戶中心智能升級項目已經順利落地,相關成果也非常喜人。 目前智能對話系統中,百度通過意圖識別、實體識別、多輪對話、語義理解等關鍵技術,幫助客服系統準確的從用戶輸入內容中識別出意圖及需求的關鍵信息,從而提供相應的內容服務。并且智能知識庫可通過機器學習算法識別出企業通用語料,為客戶提供標準通用的知識庫,同時通過持續挖掘用戶與機器人客服的歷史會話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應對客戶繁雜的問題能力,打造廣東電網“特有“智能知識庫。 小編有話說: 百度公司似乎另辟蹊徑,看的是電網公司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訴求。誠然表計計量技術需要新的發展,也可能是顛覆,但是未來一定是精細化智能化用戶服務的市場,看似不太相關的兩個領域在這個方面找到了合作點! 如果和小編所認識的純表計企業來談,大概會聽到很多講電網公司的生意不好做。但是究竟哪里不好做,哪個環節不好做,哪種方式不好做呢?將來行業發展重心在哪里,該如何生產和提供這個時期最熱門的產品,物聯網、大數據、平臺、AI等新技術能否撬動電力圈這一傳統領域呢?相信各執一詞,但無論如何,請邊走邊看,可能等到局勢明朗的時候再動身已經來不及了...... |